聯合潤滑材料(深圳) 有限公司
用戶在啟用新產品前,須先行試用。在此過程中,首先核實測試單位資料正確及完整性,并實地了解測試單位的應用條件,確定所提交到技術部的試油申請表可獲取最適合的產品推薦及試油濃度水平,與此同時,業務同事需要與測試單位制定本次試油共同目標,作為試油報告制定的基本標準。
售后維護同事正式就本次測試制定首次工程單,并實地到測試單位進行以下工作
1. 向測試機械進行拍攝工作,包括機械外觀、工作平臺、水槽位置,以備作試油報告內本次測試前的原有加工機臺及切削液的狀態進行測試后的對比。
2. 向水槽抽取原有之切削液樣本,送回技術部進行外觀、濃度、酸堿值及細菌量和霉菌量分析,就有關分析結果詳細地在試油報告內作陳述并比較。
3. 開始為本次測試機械進行清洗工作,包括抽走水槽內原有切削液并注入適量的系統清洗劑并起動機械內的循環系統,藉此去除管道及水槽內的油泥和消除系統內的細菌和霉菌。售后維護同事并同時使用高壓清洗設備向機械內工作平臺和水槽內的隱敝處進行高壓清洗,確保本次測試前所使用的機械的潔凈性
4. 為機械內所有非切削液可覆蓋的含鐵部份(沒有任何涂層或潤滑油保護)進行防銹處理。
5. 根據技術部推薦的產品和濃度要求注入系統內并記錄以下資料,計算水槽的總體積,切削液的液面高度,已注入水槽內切削液和水的總重量。把有關資料記錄于工程單上。
6. 起動循環系統并進行加工操作,從水槽抽取切削液并記載日期及工程單號送回技術部,同時向有關操作人員或本次參與測試人員詢問初步使用意見并記錄于工程單上,售后維護同事同時須要觀察切削液的初步表現,包括外觀、泡沫、pH值、加工件表面精度和氣味,并記錄于工程單上。完成本次工程記錄后向本次測試的參與主管于工程單上簽名確認后并了解本次測試機械的加工使用率來判斷下次檢測日期,同時向有關參與人員講解切勿在本次測試機械加入任何切削液或水,此舉將會影響技術部同事計算總用量的準確性。
7. 日后的整個試油周期,售后維護同事于特定的時間內將持續地到本次測試機械進行切削液補充工作,并每次到訪中進行以下工作
l 記錄水槽液面高度、切削液濃度、并抽取樣本
l 補充切削液和水至最初液面高度及切削液濃度,并記載總補充量于工程單上
l 抽取浮油及清潔視窗
l 同時向有關操作人員或本次參與測試人員詢問使用意見并記錄于工程單上,售后維護同事同時須要觀察切削液的外觀、泡沫、pH值、加工件表面精度和氣味,并記錄于工程單上。
總結
對于測試切削液前必須詳細了解使用者現有機械加工情況包括機械種類、加工材質、加工刀具、加工產品要求、后加工序要求、現有切削液的詳細資料等,從有關資料獲取技術部所推介用于測試時所使用的切削液型號及濃度要求,在過程中必須與客戶就本次測試中訂下共同的改善目標,而此目標對整個測試過程帶有指導性的測考及判斷產品的合適性。售后維護同事亦須根據目標內容針對性的于每次回訪中進行觀察、詢問及抽樣檢查工作,務求使最終的試油報告內容與所訂立的共同目標是一致性的。
整個切削液測試過程約為期四周,過程中售后維護同事于特定時間內將不斷的回訪測試地點進行檢測工作,有關資料將作為日后報告內的重要內容及數據,技術部同事將就有關資料進行報告的編寫工作。
切削液的測試報告應包含以下信息和數據
1. 與使用者所訂立的共同改善目標
2. 此測試工作的所有參與者資料
3. 此測試的機械及加工資料
4. 現用油品的技術性分析
5. 測試前后的實地拍攝圖片
6. 測試周期內的耗用量
7. 測試機械的水槽總體積
8. 所測試油品的周期性變化
9. 參與人的實地評語
從切削液的測試報告可獲取的訊息:
1. 所測試的切削液與現有切削液的數據性比較
2. 從圖片得出應用前后的差異
3. 所參與的人員對測試的評語
4. 總使用量的數據
5. 技術部的最終結論